全部城市

羚羊角滴丸
功能主治:
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及高热引起惊厥抽搐,神昏,子痫,癫痫发狂,...[详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粒,一日两次,小儿酌减。
羚羊角滴丸介绍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羚羊角滴丸

英文名称:LingYangJiaoDiWan
汉语拼音:Ling yang jiao di wan


【成份】

羚羊角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圆球状滴丸;气芳香。



【功能主治】

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及高热引起惊厥抽搐,神昏,子痫,癫痫发狂,头痛目眩、目赤障翳、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粒,一日两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请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理研究:解热作用羚羊角粉煎剂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灌胃后2h体温开始下降,6h后逐渐恢复正常。给大鼠灌胃羚羊角粉,对2,4一二硝基苯酚所致高热1h就有解热作用,作用迅速且待续时间长达3h,并且超细粉解热效果明显优于粗粉。羚羊角口服液、冲剂、注射液等对致热家兔或大白鼠均有解热作用  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羚羊角细粉水煎液能显著减少小白鼠的自主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腹腔注射lOg/kg的水煎液能明显延长水合氯醛的促睡眠时间;腹腔注射2Og/kg水煎液时,能明显对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腹腔注射20g/kg水煎液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戊四氮引起的小白鼠阵挛性惊厥作用,但不能减少戊四氮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对尼可刹米引起的抽搐、咖啡因惊厥、最大电休克发作等作用不明显。羚羊角粉对热板法和醋酸法刺激所致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羚羊角口服液、冲剂等口服对小鼠自主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阈下催眠剂且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使异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并可对抗电及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规格】

每粒重40mg



【包装规格】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6袋/盒,药品包装用复合膜,9袋/盒,40mg*4袋*2小盒/盒,40mg*10s*4袋*2小盒/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0980137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9年04月23日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吉林省健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简称:健今药业

暂无常用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