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15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CSC2013)首次设立的心血管与临床检验交叉论坛上,心血管学专家和检验学专家面对面探讨与交流,使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共同把握目前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发展中的最新动向,其中,生物标志物NT-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 T)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热点之一。 NT-proBNP有助心衰的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 心衰的早期症状不典型,症状类似许多肺部疾病,因而很难被诊断出来。实际上,被全科医生转到心脏科医生的心衰患者中,过半曾被误诊。在我国成人中,每1,000人就有9个心衰患者,约60%的患者会在确诊五年内死亡。事实上,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新立教授以“心衰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危险分层与诊疗中的价值”为题,分享了对于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果:心衰生物标志物NT-proBNP作为客观检查指标,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制定的最新2013版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包括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2008、2012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都对NT-proBNP在心衰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推荐。ACCF/AHA的指南明确指出为了支持非卧床的呼吸困难患者/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确立预后或严重程度,特别是在临床不确定的情况下,将NT-proBNP检测作为I 类推荐。 心衰如果能做到尽早诊断,患者的生存率将大大提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延缓心衰发病过程、保护心脏功能非常重要。 hs-cTn T加速MI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改善ACS危险分层与预后评估 心肌梗死(MI)是由心肌供血受阻导致的心肌细胞受损,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约35%的患者并无胸痛症状,约25%的患者没有心电图的特征性变化,因而常被误诊。 随着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心肌肌钙蛋白(cTn)已成为诊断MI的首选标志物,而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密度的高敏肌钙蛋白T(hs-cTn T)检测也已问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分别从检验和临床的角度讲述了高敏感肌钙蛋白(hs-cTn)在AMI诊断中的应用。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以及世界心脏联盟更新的“心肌梗死通用定义(第三版)”(以下简称“定义”)充分肯定了高敏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鉴别的重要性。根据《定义》,医生须对临床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患者立即进行hs-cTn检测。与既往临床上约需6小时才可观察到cTn有意义的增高相比,hs-cTn 检测只需2-3小时,且检测值与6小时后的检测值一致,有效帮助临床快速、准确诊断AMI。 除了可以实现AMI早期诊断,hs-cTn也可用于其他心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实现早期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危险分层。专家介绍,cTn的临床应用正在日益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约90%的实验室已开展了cTn检测,3年中增加了2倍,我国的许多医院也广泛开展了该检测项目。 作为导致心血管损伤事件的多种危险因素的“终点”标志物,hs-cTn凭借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在心肌缺血损伤早期就能检测到,可缩短AMI状态的评估时间、改善风险分层,其他的“早期标志物”如肌红蛋白、CK-MB等的临床应用价值大大减少。同时,对于ACS、心衰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均具有预测价值。通过及早诊断并实施治疗和干预,可极大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节省总体医疗花费,有效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