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三箭齐发”,在教学相长中促进合理用药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药学服务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对医院药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医院要加强药学人员配备与培养,使其数量和能力水平满足药学服务需要。 为更好地履行药师职责,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各医院积极推进药学人才队伍建设。近日,39健康采访了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张鹏和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总药师彭莉蓉,请两位药学专家分享药学服务转型经验与心得,以及如何在改革中促进合理用药。临床药师走到病床前按照《意见》要求,药学服务应以患者为中心,突出药学专业技术价值,提升药学服务能级。两位专家表示,在院内,药师不仅要走进病房,参与制定用药方案,对临床用药进行评价,还要做好用药交代和处方审核等工作;在院外,药师不仅要参与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管理,还要开展用药科普宣传。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药学服务转型,陕西省人民医院与西安市中心医院不约而同地引进了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据张鹏介绍,具体而言就是,医院先成立了处方审核小组,后又根据国家和陕西省相关要求,制定了配套的用药制度,并将其植入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如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原则、医保限定支付标准等。“通过系统提醒,跨科室用药、超适应证用药等被前期发现,有效避免了不合理用药。”彭莉蓉接着说道。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直观感受,促使彭莉蓉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的用药服务范围。例如,在用药交代环节,除设置用药咨询窗口外,西安市中心医院还开发了“用药指导二维码”。患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彭莉蓉表示,这种做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一是,该做法便于患者从手机端知晓用药信息,也便于打印出来,放在醒目位置提醒用药;二是,通过二维码的绑定功能,可定时提醒患者按时用药,避免漏服、错服。”在药学服务转型过程中,医院药师对慢性病患者的院外用药指导作用逐渐凸显。“有些慢性病患者多病共存,需多药联用。药师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指导慢性病患者居家合理用药,有利于治疗方案效用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彭莉蓉说。以临床为导向引入药品前几天,陕西省人民医院刚召开一场药事会。通过此次会议,该院引入了最新的国家医保目录创新药,如呼吸二联吸入制剂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等。近几年,因进医保时间的逐步缩短和药品集采使药价大幅度下降,创新药不再遥不可及。“我院尽量缩短医保目录药品的进院时间,让患者尽早获益。例如,针对医保目录中的创新药,我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标准,开展多维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该药品是否进院。”张鹏说。西安市中心医院从5 个维度,对医保目录中的药品进行评价。彭莉蓉说,评价结果超过70 分,才有进院资格。此外,还要进行横向比较,如果一个品种的几款药品的评价结果都超过70分,需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再做决定。例如,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医保药品,西安市中心医院先进行品种梳理,再开展临床综合评价,收集临床意见,最后确定进院药品。“医院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品种有限,依据临床综合评价结果遴选药品更加合理。”彭莉蓉表示。科普是人才培养的抓手张鹏介绍,陕西省人民医院一直对辅助用药和重点监控药品进行点评,形成了良好的合理用药氛围和文化。为患者选择疗效好、安全性高、卫生经济学评价高的药品,已经成为临床医生的自觉行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患者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两位专家表示,加大合理用药科普宣传力度迫在眉睫。因分别为陕西省药学会药学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和西安市中心医院带头行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用药科普宣传工作,包括发布科普短视频、开设药学科普微信公众号等。“我院的用药科普短视频号已经有4.5万余名‘粉丝’,不仅发布科普短视频,还开通了咨询直播,有时吸引千余名‘粉丝’在直播间互动。”张鹏介绍说,为了促进用药知识的更好传播,今年陕西省人民医院又成立了药学科普小组。西安市中心医院则创建了“药语心说”微信公众号,邀请陕西省优秀药师组建“药语心说”编辑部,提升药师凝聚力和科普作品质量。





彭莉蓉认为,对患者来说,用药科普宣传有助于提高用药依从性;对药师来说,用药科普宣传有助于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药师要掌握各种药品的特点,并向公众反复讲解。在此过程中,用药知识逐渐入脑入心。”彭莉蓉表示。张鹏也有同感,药学科普小组策划拍摄视频,需全面了解相关用药知识;直播时,如果无法现场回答“粉丝”提出的问题,直播后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他表示:“药学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抓手,科普就是一个好抓手。拍摄科普短视频、写科普文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药师要提炼知识精髓,对用药知识进行再加工、再传播。而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促进了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