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西北部华蓥山麓的茫茫群山中,有个名叫柳荫镇西河村的小村庄,这里沟壑密布,山峦巍峨,景色迷人,但山路却十分险峻,有的地方石壁如刀削,小道如羊肠,常使人望山兴叹!可是,谁会想到,有这么一个左腿残疾的女人,几十年来,仅靠着一副拐杖,靠着丈夫如大山一样坚实的脊背,踏遍了山里的沟沟坎坎,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方圆20公里几百户山村百姓的健康。她就是被人们称为“行走在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刚获评2012年“中国十大感动人物”的周月华。 3月8日中午,顾不上吃一口饭,刚接到患者电话的周月华又坐上了丈夫艾起的摩托车,从村里出发了。这次打电话的是镇上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因胃病发作向周月华求助。跟往常一样,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刮风下雨,周月华总是哪里的患者需要就往哪里赶。尽管这天是妇女专有的节日,很多女性同胞都已放假休息,但周月华仍然坚守卫生室。一副拐杖,一个药箱,铸就成她坚强的人生。 周月华说,虽然经常给邻里乡亲看病,但她和丈夫至今未做过一次体检,这是周月华的一个心愿。 在周月华看来,自身残疾并不可怕,只要心中有爱,再艰难跋涉的山路也会越走越宽。她总说,“虽然我是一个残疾人,但如果能为别人解除痛苦,我的痛苦就会少多了。” 自幼残疾 行医是最大的梦想 初中毕业,周月华报考卫校却遭受打击——北碚区卫校不招收残疾人。她决定上门试一试:先从柳荫坐车到水土,再乘船到施家梁,再从施家梁拄着双拐,一步一步挪向北碚九院。“姑娘,你这么急着去医院是去治病吗?”路上有人好奇地问。“不,我是想去学医给人治病。”凭着这股执着的劲头,几经努力,倔强的周月华被卫校破格录取。 1990年11月,周月华顺利从卫校毕业,她不顾亲友反对,毅然回到了家乡柳荫镇西河村。看着乡亲们每次需要步行几个小时到镇上看病,周月华萌生了在家乡开诊所的念头。她的想法得到了镇里的支持,两个月后,她的乡村诊所正式挂牌开张。穿着崭新的白大褂,拄着拐杖的周月华眼角湿润了,做一名医生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也就在那一年,周月华认识了丈夫艾起。艾起说,自己第一次见到周月华,正是在她行医的路上。看见一名残疾姑娘提着药箱艰难行走,艾起心生好奇,便向附近的村民打听起周月华的情况。“当时我正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对生活失望,当我看到她这样一个残疾人都能够自强自立,很受触动。” “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正是艾起这句朴实真诚的话打动了周月华。婚后,丈夫一直用行动实践着一个男子汉坚定的诺言。20多年来,周月华凭着对医疗技术的不懈追求和对乡亲们的感情,依靠着拐杖和丈夫的背伏,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抓药,经年累月,从未懈怠。 敬畏生命 救死扶伤是唯一选择 那是1999年的一天,凌晨三点,细雨蒙蒙,睡梦中的周月华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艾起,快起床!”她赶紧摇醒沉睡的丈夫,原来是村民顾地芳家的儿媳临产了,想请周月华去接生。她二话没说,趴在丈夫背上就出诊了。 那是一条怎样的山路啊!路面凹凸不平,山路盘旋陡峭。右边,是高高的峭壁;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路下面的绝壁向里凹着,整个路基好像贴在绝壁之上。山下,从金刀峡流出的河水冰冷刺骨。 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亮,丈夫背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顾家走去。在一个拐弯处,突然,艾起左脚一滑,右腿一下子跪在地上,趴在丈夫背上的周月华一下子被摔了下来。等周月华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坐在路边湿漉漉的泥水里,背靠着光秃秃的风化石绝壁,两手本能地抓住身边的一丛灌木,伞不知道摔到哪里去了。“艾起,艾起!”周月华带着哭腔大喊。 黑夜里传来丈夫的声音,原来艾起已经掉到路下去了,幸好路边的一丛灌木把他的两只手架住了,右腿膝盖处鲜血淋漓……带着疲惫和恐惧,惊魂未定的他们没有停留,在陡峭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病人家,顺利地接生出一个新生命。 顾地芳说,“我记得当时艾起满身是泥,事后才知道周医生夫妇摔倒了。为感谢周医生,后来我们专门送去红包,她拒绝了,只说‘母子平安就好,我们俩不是没怎么样嘛’。” 时至今日,每当艾起想起那次经历,都会后脊发凉,额头浸汗,可周月华还是会随喊随到。 能帮一把是一把 奉献是一辈子的追求 每每遇到家庭贫困的患者,周月华总想伸手帮一把。“周医生是个好人!”来自西河村的孤寡老人汪官珍婆婆总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因为山上寒气重,村里的关节炎患者比较多,周月华常帮他们扎针灸、拔火罐、刮痧、推拿,从来没收过钱。“如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我怕大家承受不了,就随便给吧。但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还是照样不收钱。”这些周月华和艾起已经商量好了。 西河村二社有个无儿无女的老人朱仁中,生活十分困难,十几年来,周月华为其看病从没收过一分钱。后来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周月华垫付的医药费也越来越多,老人过意不去,生病了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她。周月华发觉后,就每个星期主动上门给老人检查身体。她对老人说:“以后生了病一定要和我说,不要瞒我,那点药值不了多少钱,千万不要放在心上。”逢年过节,周月华还会带着年货上门看望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像这样的患者,周月华帮助过很多。她不仅上门行医,对家庭困难者还会少收或免收医药费。记者问她这些年一共垫付过多少医药费,周月华淡淡地答道:“这些事还去记它做什么,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救人治病是医生的天职。” 多付出少回报 乡亲满意是最好的收获 近年来,西河村的条件好多了,很多人在镇上买了房子,年轻人也大多出去打工,村里常住人口从原来的1000多人减少到三四百人。曾经也有很多机会,周月华可以离开西河村,到镇上、区上开诊所,但她都婉拒了。 为了更好地给患者解除病痛,周月华珍惜每次培训机会,提高自身技能和水平。每天,无论工作到多晚,她都要抽出时间在网上学习医学知识,特别是白天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情况,她都会反复研究,看看通过哪种办法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周月华说,如果村医的技术提高了,能够看好更多的病,村民就不用去大医院就医,可以节省交通、食宿等一大笔费用。 二十多年的时光,一个残疾姑娘的行医之路处处充满艰辛。但她一直坚持、坚守、博爱、奉献,用缺憾的身体托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实现者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尊重。大爱无言,周月华的爱,是一个人民医生为人民的大爱! 几十年间,她每年诊治患者近4000人次,在医疗战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人生,以近乎悲壮的形式,谱写了一曲白衣天使生命不息、奉献不息的凯歌。(作者:肖莉丽 黎军 蒋治彬 线索推荐:重庆市卫生局)
点评 本该让人照顾的她,却拖着残疾的身体,背起药箱,趴在丈夫背上,艰难执着地前行。20年翻山越岭风雨无阻,两口子重复的是一件事——治病救人。当天使的关爱温暖了一颗颗村民的心时,患者记住了什么叫白衣战士。 ——重庆市卫生局局长 屈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