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徐浩:心绞痛能扛就扛 经常吃药会产生耐药性?
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阿斯利康(中国)特别支持的“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3月22日举办了2015年第一讲,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陈义勤副理事长主持了讲座。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亿,衰老将给老年人带来许多健康问题,心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北京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徐浩教授表示,患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长期治疗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和认知上的误区。接着,徐浩主任详细向参加讲座的患者朋友讲解了30个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  好不容易活动一下,运动量要大一些,对吗?  徐浩主任表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多人不得已超负荷运转,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偶尔的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的明言,于是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就算是运动了,身体就健康了。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可能更大。  平时长期工作紧张,身体超负荷运转,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容易发生猝死等意外。正常的做法是,每周保持2-3次活动,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佳,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主要指力量训练,如举重、角斗等)。  如何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如果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微流汗,仍可讲话而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时,说明运动量过大了。  心绞痛能扛就扛,尽量不吃药?吃药会耐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药如果经常吃,以后可能就没效了,其实不然:  一方面,心绞痛急救用药最常用的是硝酸甘油,这类药物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频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每天偶尔吃一次,甚至一天吃上3、4次也不会形成耐药性,以后吃药也不会不管用。  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及早地给药治疗,可以尽快缓解冠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甚至可以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如果发作心绞痛且含服硝酸甘油,半小时后症状仍没有缓解,要高度警惕是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应及早去医院救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坏死,说“时间就是心肌”一点也不为过。  冠心病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了吗?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支架植入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经常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就消失了,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  徐浩教授说:“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它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  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血运重建不完全),或者支架植入后又出现了再狭窄,都会使患者继续出现心绞痛症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同样应注意控制血脂、血压,适当运动,戒烟,改善生活方式等,且应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用等药物治疗。  血脂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服用降脂药吗?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围,可是大夫却给他开了降脂药,这是为什么呢?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  例如LDL-C为135mg/dL,对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个体而言,确属正常范围无需降脂治疗,但对已患过心肌梗死、做过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糖尿病或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该血脂水平就偏高,应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这样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  另外,对于急性冠心病患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他汀类降脂药可起到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这时候用降脂药,其实是发挥该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不是为了降血脂。  徐教授用他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老年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常见的30个问题与误区,解决了不少长期困扰着患者的问题,受到了患者朋友的欢迎。





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