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包括韩启德、吴孟超、王辰、胡大一、凌锋在内的33位知名医学专家联合签名,发出了“正确处理SCI论文与医疗、教学关系”的倡议书,呼吁医生们不要因写论文而疏于精进医术,忽视医患沟通。 SCI论文体系引进国内已30余年,从表面上看,这似乎跟去医院看病的患者没什么关系。但若因为医生太看重论文而耽搁了正事儿,这就不能再说是医生自己的事了。 由于SCI的权威性,在绝大多数医院,医生的职称晋升都取决于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一名普通医生想晋升为主任医师这样的专家,只靠年复一年地看病、手术累积经验是不够的,在SCI所属期刊中发表足够数量的论文才是评定的硬指标。而当职称再与薪酬、待遇,甚至社会地位相关联时,医生对SCI论文发表的趋之若鹜,便可以理解了。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过多地将时间投入到论文写作,看病出诊的时间自然就会被挤压。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三位医生曾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抱怨,中国年轻医生面临太大的发表论文压力,难以学术和临床兼顾。 医学一直是经验型学科,医生技术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与临床疾病的“短兵相接”,而不是实验中的“纸上谈兵”。可以想见,对论文的过于看重可能产生一种极端现象:职称更高的主任医师,或许还不如低一级的副主任医师看病经验多、水平高;与患者接触更多的低级别医生,更善于做好医患沟通,可能比高级别医生更能赢得患者的好评。会发论文的医生,是否一定是好医生?我们不能否认有这样的专家,医术过硬,论文价值也高;但若只会发论文,却不能“接地气”,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条必经之路,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上升理论———成文发表———指导实践。医学科研的落脚点更是如此。科研论文的发表是医学进步的反映,但在重视论文发表的同时,却不应该本末倒置,忽视了医学实践。因为在患者心中,好医生的标准不是职称有多高,而是能不能治愈疾病、抚慰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