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服务监管司管理评价处副处长陈虎出席了4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县级医院论坛”,并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医院评审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重要管理工具,很多医院的管理部门对评审工作非常重视,从评审的标准来说,我们的评审思路是根据国内外已有经验制定的的体系化的标准,评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医院建立合适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 陈虎介绍说,我国的医院评审工作从1989年就开始开始了,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体系,从2008年以来,新周期的医院评审工作提上了日程。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借鉴了以往的优良经验,以及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了一套新思路。,从管理部门的层面上来说,医院评审更重要的是一个体系化的管理,绝对不仅仅是要求医院去配备一些硬件,也不仅仅是要求医院去建立一些专科。 此次“中国县级医院论坛”启动了对于医院院长的评审工作,这项工作受到了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从世界范围来看,医院评审作为畅销的管理工具,和监管职能的重要抓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起步比较早,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和符合国际主流的评审制度。 陈虎表示,评审并不仅仅是对于医院的管理,也不只限于对行业的管理。他指出,从评审的目的来说,应该是政府主导的一个体系化的管理系统,而不仅仅是要求配备一些硬件,也不限于要求医院建立一些专科,甚至都不仅仅是要求医院加强自身的管理,而是在于促使医院在加强自身整体管理的同时,形成一个医疗体系,这才是卫生监管部门进行医院评审的重要目的。 我国早期的医院评审工作更加偏重于结构式,更加偏重于专科化,所以当时开展医院评审时,常常更强调外科工作、内科工作、护理工作、后勤工作等组织形式方面的内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新的评价模式已经引入专业分工的概念,按照专业的分工来进行这种专业对专业的评价,把评价结构用数学的方法加在一块得出一个总得分数,以此来认定医院水平的高低,或者等级的高低。 随着现在医疗管理的提升和认识,特别是以病人为中心这个目的逐步的实现,医院有若干好的专业、好的专科,实际上并不能实现医疗的整体性,并不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团队的配合工作。陈虎说,我们正在努力调整,把我们的评价工作提升到医院整体上来,把医院更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评价,突出它的医疗整体性、连贯性和完整性。 从医院经营的层面上来说,各级医院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是一个协调配合而不是市场竞争关系。如果放在市场上以竞争的形式开展服务的话,其实是一种极端的竞争。陈虎说,这种竞争实际上会降低整个医疗体系的效率,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使得医院之间形成一种既有分工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合作。 陈虎说,除了分工合作之外,在医院评审中也强调整个医院的规划,按照全国平均一百万人口算的话,我国实际上目前现有的三级医院既存在总量的不足,又存在分布不均匀,各个省的配置标准差异,多的是300万人口,少的是30万,这种不均衡实际上导致医院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的差异。 因此,在在构建新的评审体系的时候,实际上是从4个方面进行构建的: 首先,在整个工作架构当中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从这个中心来进行医院的管理和整个评审工作的架构的设置。对医院的要求上就是要求医院在办院的价值观理念上能够体现出或者是紧紧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或者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构建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的价值观。在这个理念之下,用一些科学的手段,科学的管理理念去构建医院的管理架构,调整管理体系。通过具体的文件的管理、流程的管理、运用单病种、临床路径等等一系列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管理医疗,使得医院的医疗行为更加规范 其次,要进行一个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例如医院的分级管理,把医院分成三级、二级、一级这首先就是定性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这两者之间是建立在分工配合的基础之上,体现在评审当中。评审更重视整个标准的框架,根据综合的评价分数来评定等级。
此外,定性也要用定量的方法来进行,现在很多二级医院努力争取升级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差别可以从三个纬度来进行判断,第一个纬度就是病种结构和难度。在病种结构和质量一致的情况下看效果,从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陈虎介绍说,就评审的过程而言,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医院的自我评估阶段,评审组的现场评价阶段,以及医院的整改提高阶段。他建议医院应该越来越多地把提高的精力放在自我评价或者整改提高的阶段,向自我管理体系提升的方向去进行,提升日常管理水平,而不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评审上,放在评审上的那几天的公关工作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