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最佳医疗实践必须抓好三个环节,首先要知道如何定义与测量最佳医疗实践,即建立指标体系;其次要有灵敏的监测体系;最后对监测结果形成反馈。只有反馈环建立起来,才能不断学习和成长,寻找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实践模式”,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在健康界传媒、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主办的 “21世纪医院院长峰会·2014”上对“最佳医疗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针对大会主题“发现最佳医疗实践”,刘远立首先用三个问题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分剖,即:为何要“佳”?何为“最佳”?如何才“佳”?并利用自己多年的相关研究经验进行了解答。 为何要“佳”:缺啥咱就补啥 对于“探索最佳医疗实践”的动因,刘远立理解得很直接: 第一,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体系中,提倡往往都意味着缺乏。对“最佳医疗实践”的探索和倡导,正意味着目前这方面的缺失,更意味着提升的空间。 第二,追求最佳医疗实践与新医改的目标完全一致。新医改的目标归根结底是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现阶段“看病贵、看病难”的背后,正是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高期待值,探索最佳医疗实践并形成模式,推而广之,有助于缓解看病“贵与难”。 演讲中,刘远立更直接指出,现阶段我国最佳医疗实践的最低标准应当是保障医疗安全。 2010年,美国相关研究估算结果显示,当年美国3510万的住院总人数中,由于医疗事故(Medical accidents)和医疗差错(Medical errors)致死人数约为20-40万,医疗事故与差错致死率为0.55%-1.10%。 根据这一事故与差错致死率推算,即便中美医疗质量与服务管理水平完全一致,中国一年的医疗事故与差错致死人数也达1014928-1959320,如此可怕的数字,有多少人能想到,能接受。 刘远立指出,相比核电站、民用航空及私人飞机、登山等听起来很危险的职业或行业,医疗行业的风险其实是最高的。医疗行业高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到医院来的人本身就是高危人群,基于此,如果再不谨慎小心,超高的致死率就更有可能发生。 医疗安全问题不仅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大量的宝贵医疗资源的浪费。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IOM)2006年的相关研究显示:美国每年医疗差错伤害150万人,并造成直接损失35亿美元;2009年发布报告称,医院该预防不预防(如并发症、感染等)导致病人病情恶化,每年的额外医疗支出达550亿美元。 刘远立认为,正如一开始所说,对最佳医疗实践的探求,正意味着缺失与不足。而一系列有些惊心的数据则说明,医疗安全是寻求最佳医疗实践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何为“最佳”:优质高效公平 “最佳医疗实践”如何定义,刘远立认为应包含“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这两个方面,具体地说,应遵循2个技术标准和2个道德标准: 第一,掌握特殊的知识技能并持续改进;第二,建立有效的行业自治并不断完善;第三,保护合理的患者利益并始终不渝;第四,推动公益的社会规范并身体力行。 基于以上标准,为了使公立医院评价更科学,刘远立带领哈佛大学团队与中国医院管理研究所合作,探讨并建立了公立医院绩效指标测量体系。 他认为,公立医院评价的三大绩效硬指标是:质量、效率、公益性。直接地说,就是——质量要好,效率要高,公益性要有。 对于供需双方来说,临床疗效(即结果)最为重要。由于影响一家医院疗效的因素很多,所以未经标化和矫正的指标并不能客观反映医院的实际水平,比如,病人的死亡率会受到病人入院时病情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如何客观地评价医院的临床疗效呢? 为了不笼统比较各医院死亡率,刘远立和研究小组采用了国际前沿办法,即按疾病类别比较。为了让结果更科学,他们还对不同医院、不同病种的患者个体差异进行标化,以保证同质比较。 同时,项目组还注意质量指标体系的互补性,在评价质量时主要使用三个指标:疾病别标化死亡率、医院患者意外合并症发生率、合并症抢救失败率等三个指标。 通过对北京30多家三级医院6年700万患者数据进行比较,刘远立及其团队有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服务质量测量方面:1.结果指标与患者数量显著有关,也就是说,医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艺,得到的锻炼越多,才能做得越好; 2.经过控制所有能控制的混杂因素,研究小组发现,三甲医院和三乙医院的医疗质量并无显著区别。 服务效率测量方面:1.医院规模越大,医疗费用支出越高; 2.三级医院医疗费用和病人的结果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关联,即很多医疗资源并没有产生期待中效果。 公益性方便的发现是:1.不同病人群体所享受的待遇确实不平等;社会阶层越高的,医院投入的资源越多; 2.这种投入上的差异并没有造成结果上的差异。 如何才“佳”:结果指导过程 解答“如何才‘佳’”的问题之前,刘远立分享了当今美国生物学翘楚爱德华·威尔逊的研究。蚂蚁和人类之所以不断生存繁衍,并求得发展,而不似恐龙,称霸一时后最终灭亡,原因有二:1.不断学习;2.分工合作。 威尔逊认为,自私的个体可能会打败利他的个体,但利他的集体必然会战胜自私的群体。基于这一观点,刘远立提醒大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一味重竞争,轻合作,那么新医改等事业就无法发展,最终老百姓也无法得到实惠。 “不学习、不合作的结果就是容易发生医疗差错”,刘远立介绍,“围绕着如何把询证医学理念转换为实践、避免差错,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性的研究。” 针对提高手术安全性的目标,哈佛大学一位医生在8个国家的8家医院开展了“术前逐项审核”研究并将结果进行推广,使手术死亡率从1.5%大幅度降至0.8%。 在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面,美国也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法律规定使用条码扫描系统,运用禁忌症、副作用提醒系统,政府投入27亿推广电子病历等。
刘远立总结,探索最佳医疗实践可以通过遵循循证医学的三环节来进行:首先要科学定义并测量最佳医疗实践,即建立指标体系;其次要有灵敏的监测体系;最后对监测结果形成反馈。只有反馈环建立起来,才能使结果反过来指导过程,帮助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寻找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实践模式。 其实,最佳医疗实践并不仅只是技术活,除了帮助患者祛除病痛,医生的责任里还包括很多人文内容。讲话最后,刘远立希望医生们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能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只有这样,才符合真正的最佳医疗实践的梦想。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