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北京回龙观医:营造医患精神家园
编者按:2012年是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关键年,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改革与重大课题,给医院及科室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当前医患关系不甚理想,使处在社会转型期与医改深水区的医生群体的诉求、正当权益常常被漠视,守护人们健康的医生群体,正在“火山口”历经救死扶伤与心痛难忍的艰难抉择。   为了加强医生之间、医生与行业间交流,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与《医师报》携手在医院科室管理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部分医院科室,开办“人文化的医院科室管理沙龙”。沙龙以医生、行业乃至社会关注的科室管理、人文教育、医疗改革、法律维权和职业规划等为重点展开讨论,传递、反映医生的心声、建议和诉求。5月23日,首场“人文化的科室管理沙龙”走进北京回龙观医院,30多位与会医生就人文化科室建设发言见解。  首场“人文化的科室管理沙龙”走进北京回龙观医院  营造医患精神家园  精神专业的“798”  大多数来北京旅游的人都会去798转一转,那里众多文化艺术元素、斑驳的红砖瓦墙、工业厂房常常令人流连忘返。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以自然科学为主流的北京回龙观医院也有一个“798”,各式艺术作品、浓郁的艺术氛围、轻松愉快的环境唤醒了在此修养的患者。这个独树一帜的地方就设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该科副主任谭淑平说,他们的宗旨是以艺术为纽带、以医院为依托,建立属于医患共同的精神家园。  以艺术为纽带  在艺术中成长  康复科是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特色科室,创立于1992年,目前设有两个康复病区,床位120张,一个艺术行为治疗中心,中心包括9个精神康复治疗室。康复科也是北京回龙观医院最大的科室,职工83人,平均年龄只有35岁,注定了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室。  走在康复科,记者发现,穿白大褂的不是俊男就是美女,且个个儿有绝活儿;患者们大多数也是笑脸相迎,与影视剧中的演绎和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大相径庭。谭淑平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他们一贯秉承的宗旨——以艺术为纽带。  “艺术是用能激发他人思想和感情的形态或影像来表达现实。精神疾病患者需要挣脱固有想法,充分宣泄、表达自己,以艺术体验和表达为主的康复手段不以现实目的为治疗目标。”谭淑平说,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医患之分;没有床号、标签,化验、缴费、排队……医患关系纯粹、简单。  正因为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患者能在艺术熏陶下日渐康复,医生也能以艺术为工具,在艺术中成长。谭淑平告诉记者:“在科室管理中,为每位医生做好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艺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技能水平,甚至帮助他们完善价值观。”  以医院为依托  建立精神家园  艺术治疗并非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手工艺品这么简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基础。“爱、献、严、勤”的医院精神便成为艺术治疗的基础,“爱是对患者的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同事的爱;献是奉献,精神康复工作少功利,多奉献;严是循证治疗、探索进取;勤是手勤、脚快、嘴甜。”谭淑平说。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严”,因为医生并非服务于某位患者,而是服务于所有患者。“按照循证医学理论为患者治疗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是科学的,并且将临床病例以循证医学的方式加以研究、总结,对其他医生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是对所有患者负责任的表现。”谭淑平强调了“严”给艺术治疗指引了方向。  简单的四个字蕴含了医者的大爱,谭淑平表示,这是他科室管理的座右铭,希望以此来规范医生行为。同时,他也想为每一个康复科员工营造一个家,在康复治疗中,让每一个人体验“家”的温暖。“在‘家’中不问幻觉、也不管妄想,可以倾听内心的声音,家人只问感受;‘家’中没有现实利益纠结,成员目标一致,即康复;‘家’中少猜疑,多理解,关系融洽。”  中西结合天人合一  “我们中西医结合科所奉行的理念是,中西结合、天人合一,即个人要与外在环境统一起来,从而营造一种针对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最佳治疗模式。” 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闫少校教授在谈到人文化科室管理时自豪地说。  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一直将道家思想中的“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真诚沟通”以及“和衷共济”与自身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人文化科室管理模式。  上善若水  自强不息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首先,医务人员的内心境界要以此为目标。闫少校介绍说,“我们要做的是帮助有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的患者重返社会,在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我们依旧在坚守,因此我认为这是一种‘上善’;‘若水’即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是我们科室追求的境界。”水有七善,其中一善为“居善地”,医护人员放低姿态才能更好地为休养员(患者)服务;“有了这样的心境和作为,医患自然而然变得和谐了。”  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针对具体工作,科室要求医务人员要做到“自强不息”。“在上善若水的基础上,我们强调的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遇到困难时要多想办法,少找借口;做事一定要积极主动,否则就会很被动。”闫少校谈到,科室在2010年首先在精神科疾病的治疗领域应用了“八段锦”锻炼方式,无论从体重、血糖还是与人交流方面患者都有了明显改善。“正是这种做事‘自强不息’的态度,使得我们科室在众多活动、比赛中名列前茅。”  真诚沟通  和衷共济  沟通是一个人存于世所必须的,人要想做到“真诚沟通”,则要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闫少校告诉记者,“在床位紧张,住院十分困难的前提下,患者选择来到中西医结合科,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我们应该将这种信任转化为对患者的责任,以感恩之心呵护每一位患者。”另外,作为一名专科职业医师,医务人员的修养不能与休养员(患者)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医护人员受到病情严重患者的辱骂甚至伤害已稀松平常,“此时医护人员更要以一种职业的心态,真诚地去理解他们所处的境遇。”  最后,医护人员之间要“和衷共济”,即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一起帮助休养员康复找回自我。闫少校感慨地说,“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人父母,但所有人都是父母的子女,我们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为休养员洗脚,在当今这个社会又有几个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能如此呢?和衷共济,就是将大家的心真正地连在一起,将休养员送往胜利的彼岸。”  案例  两位同病房患者起冲突,发生互殴,并且导致其中一位患者小腿骨折。该患者家属不满,找到医院,作为科主任,您会怎样处理?  Pk





  谭淑平:在患者入院之初,我们会详细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发生此类事件,让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请患者家属理解我们的工作。一旦发生此类事件,除了用人文化的语言来向患者家属解释、道歉,再一起商讨解决之道。同时,我们还要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地弥补不足。  闫少校:首先,我一定会向家属道歉,缓和家属情绪。注意要放低姿态,不要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其次,站在患者以及家属角度考虑问题,为患者治疗、调整病床等。再次,对本科室的管理进行梳理,找出发生此类事件的原因,并在具体管理制度和流程上加以改进。(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