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发展应坚持“三变”“一不变”
新冠疫情发生后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冲击,给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1-4月,全国医疗卫生该机构总诊疗人次达20.3亿人次,同比下降26.1%。其中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为7.4亿人次,同比下降27.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7月出台了“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以推进医院的发展。   8月14日在广州举办的2020年中南六省(区)院长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医院协会学术年会的“后疫情时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与思考专场”上,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海南、广西六省各级三甲医院的院长就突发疫情的管理与应对,以及后疫情时期医院的建设展开一场热烈的讨论。  三大科室“复工复产”难,对症下药促诊疗恢复  三月开始全国复工复产,医院逐渐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工作,但是并没有迎来病人大量回流,就诊量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与公众的生活习惯改善,自我防控意识增强,呼吸道疾病明显减少密切相关。  “我们医院的儿科、整形外科、生殖医学科都存在‘复工复产’困难,另一方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如期而至,医保支付改革又近在咫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副院长夏家红介绍了后疫情时期医院管理面临的问题。  针对儿科门诊患者明显减少,该医院提出加强学科发展,提升专科实力,以N3儿童移植病房为契机,提高儿童血液病人救治数量,加强儿科MDT团推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联合诊疗。注重发展核心技术,促进科室建设,除儿血外,再发展2-3个核心技术,通过这些举措来促进儿科复工复产的进展。  对于整形外科,则把专科的特点与市场思维相结合,现在该医院从门诊的美容手术到病房的治疗性手术已经进展非常快。  夏家红称,后疫情时期,医院着重落实“两恢复”,“两调整”。恢复既往管理要求,恢复既往专科发展方向,从疫情的影响中间不断调整过来,同时要调整专科的考核体系,调整病案首页相关要求,规范病案首页医师信息填写,这是迎接国考很重要的内容。  截止至7月30日,该医院门诊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9%,住院量、手术量均恢复至70%,最高日门诊量经15000人次。四个月以来,虽有零星偶发病例,但通过防控,未发生疫情反弹。  公立医院的三个变化,唯高质量发展不变  对于医院领导者而言,新冠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发展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医院运营管理的挑战。受疫情冲击,医院门诊量下滑,导致医院业务收入大幅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防控需求成本大幅上升,推动医院刚性运行成本上升。  “复工与防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在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给公立医院发展带来四个不利的影响,一是就医人数减少,医疗收入锐减,现金流紧张;二是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疫情防护加大投入;三是院内感染风险增大,防治输入性新冠患者倒灌;四是国内疫情防控新常态,医院复工复产压力大。  疫情对患者的就医行为也有影响,主要体现在属地化就医行为增多,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增强,选择互联网医疗的增多了,季节性疾病对就医影响大,就医流程复杂了很多,需要做测体温,做核酸筛查。  公立医院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互联网+医疗的挑战,以医疗为中心的挑战,医院粗放式管理的挑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危中求机,开拓思路,刘章锁说,医院管理者要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医疗)。





  公立医院的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变 “医疗为体,互联网为用”,二变全方位绩效考核,三变转向高质量发展,做细做优,医院发展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绩效由以收入核算为核心向以成本核酸为核心转变,医院以粗放的管理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  而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不变,他认为体现在高质量不变,包括发展的高质量、技术高质量、学科高质量、人才高质量、教学高质量、科研高质量、对标高质量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医院要紧跟形势,适应发展去变,而不变是永葆质量。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