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爱眼日同仁医院启动可及性远程眼病筛查模式
糖尿病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多发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老龄化、城市化,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糖尿病可引起患者的视力丧失,糖尿病性患者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发现和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失明风险和治疗成本。然而,我国大量的糖尿病患者分布在农村,很多患者到了眼病的晚期才就诊;老、少、边、困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匮乏,远郊医院没有眼科,另一些县医院甚至不能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眼科服务,不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早期筛查,不能做到糖尿病眼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为了有效缓解日益加重的这种需求矛盾,减低糖尿病患者失明风险和治疗成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会诊中心尝试了可及性的远程眼病筛查模式。签约仪式  从2006年起发展数字眼科,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建立可视性远程眼科门诊,实现专科技术对边远地区的辐射,使高端医疗资源下移,解决了农村及边远地区群众看眼病难的问题,同时,通过视频会议、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会诊中心  在卫生部及科技部专家的认可下,已建立59家远程眼科基地(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江苏、浙江、贵州等省),合作意向百余家。惠及343801人。目前已经建立190万人的数据库。  可及性的远程眼病筛查模式是基层医院利用数码眼底照相机获得当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等眼病的眼底像,通过互联网技术上传到上级眼科中心,并对之进行分析评价,做出诊断和治疗建议并反馈给基层医院。远程医疗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模式简单、快捷、方便、及时,提高了农村患者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使边远地区的患者可以享受大医院眼科的医疗服务而不再受地域的局限。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会诊中心目前已经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沧州市、河北省石家庄、河南省安阳市、信阳市、濮阳市、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贵州省遵义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山东省菏泽市、滨州市等30多个基层医院建立了医疗网络,每天均有眼科专家对基层医院上传的眼科影像资料进行阅片,给出诊断、治疗建议。为配合爱眼日活动,会诊中心将依托此网络完成万名患者眼底照相和眼病筛查。  为推广远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模式,在6月6号主题现场上,河北承德市平泉县医院将做为示范网点,由当地医生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参加的眼底患者进行外眼和眼底照相、然后上传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会诊中心,由眼科专家及时阅片,把诊断、治疗建议返回,使当地的医生和患者实时可看到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眼科专家的诊治建议。当地眼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义诊、解读阅片结果。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现是可以治疗的。要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眼底检查,包括眼底镜检查和眼底照相筛查。远程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简单、快速、可行的适用于基层的筛查模式。  目前,一些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可导致视力残疾并不了解,另一些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仍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从而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本次爱眼日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希望加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眼病的知晓率;建议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并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延缓糖尿病眼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使他们摆脱失明的危险。  一 、糖尿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  美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研究显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患病率为68%~84%,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患病率为26%~39%。  1994~1995年北京地区采取了随机区块抽样法,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对象是北京市户口、年龄≥25岁的人群共计20 682人。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10.12%。上海市北新泾街道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3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27.29%。单纯型和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分别为22.99%和4.30%。  二 、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的相关因素  1 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时间,一般在患糖尿病5年之后开始出现,其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血压等有直接关系。有关的统计资料,病程达10年的糖尿病患者,有50%发生视网膜病变;病程15年以上的,有80%发生视网膜病变。危害性最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在糖尿病后的10~20年之间发生,当糖尿病未被诊断和治疗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得更快。  2 血糖控制: 近年来一致认为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预防和延缓微血管病变的发展和眼部并发症。国外文献报告,糖尿病10~19年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65%,控制较好者为29%,在患糖尿病20~29年的患者中,血糖控制不良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90%,控制较好者18%。  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存在风险的视力是可以治疗的,最常用的有激光,可以防止视力障碍和失明。但是,已经丧失的视力是不能恢复的。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两种主要治疗选择是全视网膜光凝和糖尿病玻璃体切除手术。  糖尿病黄斑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激素和激光。  四、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的筛查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WHO和许多医学学会建议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都应当眼底检查。  远程眼科医疗已是一个独特的辅助工具。近年来,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推动了远程医疗的迅速发展, 数码眼底照相机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为远程筛查系统奠定了基础。专业的眼科医学中心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例如网络技术获得异地患者的数码眼底像并对之进行分析评价,做出决策。远程医疗作为一种工具使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远程筛查不再受地域或时间的局限,将此服务的范围扩大到边远地区,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享受眼科医疗服务的途径。但是,数码眼底照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屈光间质混浊,黄斑水肿等情况,应转诊患者去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1 初级预防:预防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人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生活方式的变化,如减肥,增加体力活动,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减少。  2 二级预防:控制糖尿病减缓或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  控制血糖和血压对于控制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只有内科医生、眼保健工作者和患者的良好的合作,才能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措施不仅会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和进展,而且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  六、必须向糖尿病患者强调的知识:  1.糖尿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影响眼部的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损伤和失明。  2.通过很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能降低糖尿病对眼睛造成的损伤。  3.糖尿病患者如果感觉眼前漂浮物或视物模糊时要到医院就诊,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玻璃体积血。  4.糖尿病患者的眼病发病比较隐蔽, 大多数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没有症状的,患有糖尿病的人都应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眼底,以便尽早诊断和早治疗。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早期发现是可以治疗的。  6.现代的激光和药物治疗对阻止视力丧失是非常有效的。然而,治疗并不能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力。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