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的办公桌、几排厚重的教课书、带着锈迹的老式窗户、简陋的门诊室,这是回龙观医院门诊主任冀成君每天工作的地方。他在这个地方已经辛勤耕耘了23个年头,简易的环境与他心灵的呼吁不谋而合,“俭以修身,静以养德”就如同他心灵的写照。 说起幸福这个笼统的概念,冀成君定义为: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成就感和施善于人的满足感。例如:患者在自己的治疗下获得明显好转;通过救助贫困的人让他们获得必要的帮助等。而这其中,得到患者的认可是首当其冲的,也是所有医生最大的愿望。“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能够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困难,无论以什么方式,尤其是面对弱势患者时,能尽一己之力帮他们解除困境,胜于任何虚幻的赞扬。” 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去年寒冬,一名患者前来就诊,单薄简陋的衣着和局促的言行透露出他的经济水平不高,挂号看病后就没钱再买药了。冀成君便帮患者支付了医药费。虽然没多少钱,但当时患者感激涕零地连声称谢,甚至要给他下跪。冀成君回家后和妻子谈起此事,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就被患者发自内心地感激,他非常感动,妻子更鼓励他要尽可能多地帮助需要的人。患者的认可与尊重、亲人对工作的支持与肯定,让他由衷地感受到了幸福。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这个道理吧。 由于前来就诊的大多是精神障碍患者,时常会发生不配合医生工作,甚至排斥、暴力相向的情况。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时冀成君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表示,因为精神科医生职业训练使他更理解患者的感受,对患者的行为更加宽容。而当大多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治疗工作给予赞同,甚至曾实施暴力的患者及其家属对工作表示认可和赞扬时,那些曾经的小插曲也就不翼而飞了。
当医生能对自己的患者感同身受,理解患者的痛苦,并在患者的内心获得认同时,也会有幸福的感觉,这种感情映射到当事医生身上,同样会有影响和激励作用。 不久前,一名外地前来就诊的患者哭诉痛苦,而家人和同事却不理解他,认为他没有任何受伤的经历,也没有受到不好的对待,不相信他有什么痛苦,反而觉得他是故意装出来的,使他更加无助和绝望。冀成君对患者仔细询问和检查后,先是对患者的感受表示认可,并详细描述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痛苦体验。患者当时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从得病到现在十几年了,您是唯一一个理解我的人啊!现在你们相信了吧,我不是装的,我是真的难受!”接下来,冀成君又和患者家属详细解释了这种疾病的特点,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支持和配合患者的治疗。虽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看到患者感激的目光,他感到这一切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 对需要帮助的人,保持一颗同情之心,秉持善良、宽容的道德观,是冀成君保持幸福的秘诀,他常说:自己幸福也要让别人幸福,让别人幸福时,自己就更幸福了!(作者 《医师报》记者武亚莉)